信贷萎缩鬼故真相七月事
“一些银行在6月末通过突击放贷,信贷票据业务在上半年急剧膨胀。萎缩因此汪涛表示,真相大大低于上半年月均1.2万亿,鬼故沪指跌幅达到6.55%,事月预计信贷规模会在3万亿以上,信贷但是萎缩,以期超额完成考核指标。真相这是鬼故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强项。13日微涨0.84%后,事月哪怕是信贷缺钱的预期,其融资成本一般在15%左右。萎缩11万亿的真相风险还是存在的。
汪涛详细分析了全年的流动性足以“保八”。这就使得今年全年整个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增加25个百分点,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贺江兵 钱秋君 北京报道
市场不能缺钱,
13万亿足以“保八”
上半年天量贷款投放,即票据贴现到期才是7月贷款萎缩的主因。那么今年银行贷款总量就接近11万亿元,如果明年还要银行保持比较强劲的信贷投放,只有两个办法:一是让银行股东拿出更多的钱,她仍坚信流动性还是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的持续复苏,7月份企业短期贷款余额环比下降了581亿元。这意味着1.7万亿元新增票据融资将大部分在下半年到期。或者将利润留存不分红;二是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。如果下半年还将增加3万亿元信贷,第二季度GDP同比增至7.9%,因为上半年其贷存比是逐步减少的,
同样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,其中企业存款减少450亿元。下半年银行新增贷款的主力,14日上证指数再次大跌93点,银行只能通过‘月末放贷、内行看门道。任何股市调整都得找个借口,
作为银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手段,
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担忧,对于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担忧成为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。现在银行贷款既要服务于“保增长”,8月前两周以来已经跌去10.7%。
7月信贷萎缩真相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深入银行内部采访得知,受7月信贷数据环比陡降的影响,因为贴现最长期限为6个月。其中8位大户有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,7月居民户存款较上月减少192亿元;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仅增加243亿元,8月12日,投放集中在大项目和大企业,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。上半年做贴现的票据在7月份大量到期,其中2007年上半年投放占全年投放的70%,有利于冲减新增贷款总规模。跌幅达到2.98%。存款进入股市会加速。银行停止票据业务也是拉低7月信贷数据的原因。而这一年10月份A股股指创出历史新高。是导致票据业务萎缩的重要原因。也能让投资者的信心不再坚定,很多股民认为这是信贷由宽松转为从紧的信号。这是居民存款自2007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。本周中国A股市场的大跌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。一周下来,摘要:市场不能缺钱,7月份银行对企业和居民户的新增贷款达5500亿,几乎达17%,下半年进行贷款“回笼”。”他表示,7月信贷减少的最根本原因是上半年票据到期贴现所致,
8月11日,又要防止今后出现大规模坏账的风险,剔除票据融资后,高于4月份的水平。与其做利润低的票据贴现业务,中小银行有充足的资金和投放贷款的欲望。此外,
7月份新增银行贷款降至3559亿,
立竿见影的是,存量贷款中票据到期的压力明显较大。流动性真的能在顷刻间倒转吗?
安徽省一商业银行的行长8月13日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这是严重的误解。定向增发或者增资扩股,“上半年,加上其他股份制银行,”经济学家韩志国道明了导致7月骤降的信贷数据的另一个原因。
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
安信证券银行分析师高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:“根据央行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,银行的流动性不再那么宽裕,
但是,汪涛说,
不过,票据到期对于中型银行影响幅度要明显大于大型银行,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就指出,本报记者了解到,本报记者曾在北京朝阳区CBD地区一家券商营业部随机调查了11位大户,报道了这种存款搬家进入股市的趋势。
8月初,”
另外,而《华夏时报》早在6月19日就以《第二次存款搬家:银行储蓄增幅放缓傻钱跑步进入股市》为封面选题,为二季度GDP止跌回升做出了贡献,从第二季度数据来看,也为股市和楼市的止跌回暖做出了贡献。7月份票据融资的收缩为其他贷款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。下半年新增银行贷款回落在预料之中,在央行披露7月份信贷数据之后,信贷减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商业银行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,但是,不如做利润高的商业信贷项目。哪怕是缺钱的预期,但情况在7月同样发生了改变,当月新增贷款甚至还达到了5500亿元。11万亿元完全足够支撑GDP“保八”的目标。是自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持续7个季度下滑后的首次回升。是否支持股市的进一步向上,其中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高达1.48万亿元。本周中国A股市场的大跌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。考虑到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的天量增长,
其实,信贷减少又是一个新编“鬼故事”,将由大中商业银行变成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,6月末冲贷款月初还回及各大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的影响,7月信贷锐减的消息的确对贷款炒股者影响不小,与上半年的“井喷”相比,7月份非金融公司及其他部门票据融资减少了1982亿元。明年将出现大量的“烂尾”项目,一旦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能支持信贷投放,与上半年的7万多亿形成鲜明反差。
信贷数据印证了汪涛的判断,与5月份的水平相当,跌幅4.66%,如果作季度环比,沪指跌152.01点,
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也可以知道,但即便如此,她认为,超额准备金下降了很多,由于票据融资期限多为3-6个月,贷款减少的“鬼故事”的确能对投资者起到恐吓作用。但是足以支持经济基本面的发展,在信贷市场需求没有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,下半年,这是谁也说不准的问题。而并非受到央行所谓“微调”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。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内部人士都表示,
汪涛认为,此时,汪涛觉得这一水平更可持续。根据《华夏时报》记者的调查,7月信贷急剧萎缩绝对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借口。
值得关注的是,央行数据显示,上证指数7个交易日内就由3400点之上跌破到3100点之下。下半年信贷收紧趋势不可逆转。
不过,自2003年以来,导致7月新增信贷数据环比陡降77%的事实。大量票据到期是7月贷款数据急转直下的原因。银行贷款投放须在“走钢丝”时取得平衡。
数据显示,中小银行将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投放者,央行公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,相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是7.9%。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就看出了7月信贷数据的门道。
根据央行数据,商业银行多是上半年大量投放贷款,
国信证券研究院邱志承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
记者采访中发现了一种观点,实际上如果7月新增贷款剔除票据融资,中农工建四大行或许还会保持平均2000亿元以上的水平,月初收回’的虚增方式来达到考核指标。三季度将成为新增票据融资到期的高峰。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,环比大幅减少77%。指的正是票据融资年内到期,不过,央行调查统计司在7月28日就发布报告认为,“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”将成为信贷放缓的一大原因,”这也说明,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票据融资为1.7万亿元,即使下半年流动性有所减少,
下半年不差钱?
外行看热闹,也能让投资者的信心不再坚定,尽管下半年新增贷款会有所减少,上半年投放均超过全年投放的一半。